個人、社會及人文教育

個人、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

2020-2021工作計劃

 

根據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編訂的個人、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

 

課程的發展方向

七個主要課程發展重點包括:(1)人文素養;(2)開拓與創新精神;(3)價值觀 教育;(4)電子學習;(5)共通能力及其綜合運用;(6)促進學生對國家及世界 的認識;及(7)跨課程語文學習 。

 

課程的目標

• 擴闊知識基礎、更深入了解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、社會和國家在當代的發展,並具有全球視野。

• 在學與教過程中主動參與、積極探究、保持思想開闊,並能綜合運用共通能力。

• 將在本學習領域所學到的知識與真實生活的議題建立更緊密的關聯。

• 認識本學習領域科目之間的連繫,以至和其他學習領域之間的關聯;並以多角度處理複雜的社會議題。

• 健康的個人成長,能與人相處,培養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。

 

課程宗旨

幫助學生:

• 了解自己、社會、國家和世界;

• 保持健康的個人成長;及

• 成為有自信、具識見及負責任的人,為家庭、社區、國家及世界的福祉作出貢獻。

1. 2020-2021年

校本初中課程檢視:個人、社會及人文教育領域(附件一)

2. 配合《中學教育課程指引》(2017年)

 

今年度繼續推展「價值觀教育」,與各科組統整結合完成「各級價值教育主題及相關科組內容」列表。學校周年發展計劃定下深化品德情意教育為其中一個推行策略,宗教委員會推行生命教育,建立關愛校園。培育委員會統籌早會、周會及各類課餘時間的品德情意活動。價值教育組推動班主任課,透過活動或比賽提升學生的動機及主動參與。鼓勵跨科組聯繫和協作,使有系統和連貫性推行課程,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。以社區作平台,鼓勵學生把知識轉移至社區,藉強化活動反思來鞏固品德情意教育。

 

3. 跨科活動及跨領域活動

活動 日期 合作科/組
中國周活動 21-25/9/20 中史科與價值教育組合作國慶活動暨中國周
中史科負責:午讀材料、短片、有獎問答工作紙、攤位遊戲;德公組負責:象棋比賽。透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國家歷史地理文化。
個人、社會及人文教育教師專業發展日 27/10/2020 主題:參觀香港新聞博覽館
目標:了解香港開埠以來新聞媒體的發展過程,並透過新聞片段,認識香港百多年來政治、經濟及社會變化。老師適時將參觀所得融合教學,提升學生對香港歷史的認識,以及國民身份之認同
全方位學習日 29/04/2021 主題:鯉魚門及魔鬼山考察團
目標:中國歷史科及歷史科帶領全中五級同學走出課堂,認識英國租借新界後在魔鬼山上所建造的一系列防衛設施,以提升學生對中國歷史和香港史的認識。
個人社會及人文領域周 03-07/05/2021 生活與社會科、通識科、歷史科、中史科、地理科、旅遊科、經濟科、生命教育科合作,於午膳時間在中央操場舉辦攤位活動,活動具學習主題,讓學生能寓學習於娛樂。例如有機電工程署能源效益事務處的巡迴互動資訊站、到校展覽及講座。
試後活動:成果展示 07/2021 生活與社會科、通識科、歷史科、中史科、地理科、旅遊科、經濟科、生命教育科合作,各科展示一個有代表性的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