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英校史

  本校肇始於廣州,由美國長老會那夏禮牧師於一八七九年創立,初設蒙學於廣州城西沙基,榜其名曰「安和堂」,並增設中文及數理課程,由於生眾地狹,以致不少宮牆外望者,牧師為謀風化廣被,遂於一八八八年購置花埭聽松園,修崇樓,治黌宇,揚聖教,開新學,復更校名曰「培英」。

  繼後為擴展僑教計,乃於一九三七年一月一日,於香港般含道開設小學,定名「廣州培英中學香港分校」,是年秋季再增設初中部。

  一九四一年末,日寇來侵,香港淪陷,小學部停辦,初中部則播遷澳門唐家花園。至一九四五年八月,日寇投降,香港分校得以復校。除般含道校舍外,又加租巴丙頓道三號為校舍,先行恢復小學,嗣後繼辦初中部。

  一九四八年三月,本校為發展分校校務並徵得同意下,正式成立香港分校董事會,並購入巴丙頓道三號為永久校址,同年十月發動建校募捐,改建禮堂及課室,至是港校基礎因得奠定。

  一九四九年秋,溫金銘校主任創辦高一,更殫精竭慮,擘劃得宜,擴班額,添儀器,增圖書,續辦高中成為一所完全之中學。

  本校董事會於一九五零年七月一日議決更校名為「香港私立培英中學」,改行校長制,並舉溫金銘先生為校長。一九五一年,獲香港政府准予註冊為社會法團。

  本校以樹人大計,繼續擴建,並蒙香港政府先後借予免息貸款共港幣一百零二萬元,興建新校舍,又蒙本校校友及各界人士之捐助,第一期工程於一九五五年夏由教育司高詩雅先生主持奠基典禮,迄同年十月完成。第二期工程於一九五八年九月全部竣工,由香港總督柏立基爵士主持開幕典禮,新校舍建築宏偉,高達七層,可容學生二千六百人。

  一九六九年二月始,溫金銘校長榮休;李權牧師繼掌校政,曾發起「百萬發展基金運動」,冀於百齡校慶時,興辦分校,並增設各項教學設備。一九七七年七月本校小學部停辦;九月中學部進入政府資助中學計劃之第三期,學生求學日眾,達一千六百餘人,創本校之最高紀錄。一九七八年九月一日起,本校正式接受香港政府之全面津貼,以適應實際情況之轉變。至於紀念創校百周年之大計,本校校董會獲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之助,向港府申領開辦「沙田培英中學」,並從「培英發展基金」先後撥款港幣壹佰肆拾萬餘元,作為開辦及添置設備等經費。

  一九八九年四月110周年校慶之後,校董會鑑於巴丙頓道三號之校舍日趨陳舊迫窄,發展維艱;為學校未來百年大計,決議換地遷校,並掌握時機與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達成交換協議。

  一九九一年元月校舍構築工程依期竣事。二月遷往華富道五十五號新校址正式上課,賡續其百年樹人之大業。

  一九九九年四月廿三、廿四日,培英體系七校共聚香港慶祝120周年校慶,盛況空前,前校董會主席李貞明牧師、前校長李權牧師專程回港,為培英中學及沙田培英中學感恩崇拜會證道。除了七校聯合出版《培英中學創校一二零周年紀念特刊》及《特刊續編》,本校又出版《培英史話》,以表紀念雙甲大慶。

  二零零九年培英中學慶祝130周年校慶,出版紀念特刊,舉辦學術講座和文藝匯演等,並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晚宴,筵開二百零九席,校友歸寧,盛況空前。

  本校獨特的磚紅色外牆歷經二十年寒暑,漸顯陳舊及破損,在教育局的承辦下,維修工程隨即開展。二零一一年校舍煥然一新,朝氣勃發的淡黃,令學校展現新氣象。

  二零一二年,培英中學香港建校75周年校慶,假香港文化中心舉辦吳振亨校友暨白綠傳人攝影作品展覽;又增設頒發「鑽石元老」(畢業六十年校友)紀念金章。

  「香港培英中學校史館」於二零一五年校祖日舉行剪綵揭幕禮。「校史館」得以成立,或有校友贊助款項,或有校友捐獻歷史文物,俾能展藏培英百年事業,此乃白綠兒女團結的成果,也讓後學銘感先賢開創基業之艱辛。

  二零一七年四月,為香港建校80周年之慶,承蒙教育局總學校發展主任(中西南)唐麗芳女士蒞臨主禮及致辭。感恩崇拜後舉行「家校同歡賀八十」,本校家長教師會獻呈自製盆景,寓意培英松柏延年;家長梁佩華女士又以校歌譜上新詞《八十校慶齊頌賀》,場面喜氣洋洋,溫馨感人。

  二零一九年校祖日舉辦「培英創校140周年」華誕之慶,節目豐富多采,先由全體主禮嘉賓進行「蟠桃賀壽」掀開序幕,感恩崇拜後開展「仙樂飄飄滿校園」,到處瀰漫著濃濃的培英情。本校家長教師會呈獻「信望愛」剪紙工藝外,再以讚美操表達《歌林多前書13:4-8》,無不報以熱烈的掌聲。同日,「創意作坊」及「生涯規劃室」亦舉行剪綵啟用禮,見證本校在科創教育及生涯規劃教育路上邁向新里程。

  培英中學一本基督服務犧牲精神,庶能承先啟後,繼往開來。冀花筆永傳,金針有度,克宣教化,用特榮神樹人之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