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文化周
由中國語文科主辦的「中華文化周」已於24/3至28/3圓滿舉行。本年的活動以「中國傳統孝道思想」作為主題,透過不同的活動,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中國人優秀的特質「孝」,並反思自己與父母家人的相處。
例如:中文科邱嘉榮老師和利家名老師透過校園電視台的早會播放,與同學分享「廿四孝」中一些「傷害己身以行孝道」的故事,引導同學思考如何在理性的情況下實行孝道。而中五級張佳妮同學亦與同學分享了「黃香扇枕溫蓆」的故事,指出孝心與孝行兼備,而又不是盲目地犧牲自己的孝行,才是我們值得推許的行孝方法。
在聆聽了老師和同學的分享後,全體同學亦在該週的中文課堂上,閱讀著名作家杏林子的《亦母亦友》一文,了解作者如何從最初「懼怕母親的嚴格」,慢慢地改變心態,學會欣賞母親「為家人的付出」,以至最後與母親成為互相了解的朋友。同學在閱讀佳作後,亦寫下自己與家人相處的反思;有同學更在自己的作品中,承諾日後多了解父母的想法,希望能夠改善與家人的關係。
3月28日星期五為中華文化周的重頭戲。當天午息時間,在學校操場設立了「蹴鞠」及「紙鳶製作」的遊戲攤位,讓同學親身參與,了解在清明節期間,除了「慎終追遠」的祭祖儀式外,古人還會進行甚麼活動。而在當天的周會節,學校辯論隊為同學們呈獻了一場精彩萬分、舌劍唇槍的辯論比場。以「為家人買骨灰龕比買樓盤更能體驗孝道」作辯題,正反雙方各不相讓,正方以「葬之以禮,兼顧父母的殯葬安排方可說是全面地照顧父母的需要」為主軸展開其論述;而反方同學則以「關顧父母在世時的生活所需才是最急切、重要的孝行」作主線,作出有力的反擊。在連番妙論之下,反方同學最終在是次比賽中獲勝,而反方主辯陳洋樂同學及反方第二副辯李思同學得到一致好評,榮膺最佳辯論員。在同學的掌聲及歡呼聲中,本年度的中華文化周亦圓滿落幕。

同學親身體驗「蹴鞠」活動,腳下功夫精湛,一矢中的。

同學親身製作的「紙鳶」。

正反雙方在辯論比賽中妙語連珠,確是「真理越辯越明」!

正反雙方在辯論比賽中妙語連珠,確是「真理越辯越明」!

反方主辯陳洋樂同學及反方第二副辯李思同學榮膺最佳辯論員。